7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一锤定音,释放了全面宽松的信号。不仅提出积极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还要求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保障合理融资需求,用一系列“稳增长”措施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国常会关键表述
此次会议要求保持宏观政策稳定,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式强刺激,根据形势变化相机预调微调、定向调控,应对好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财政金融政策要协同发力,更有效服务实体经济,更有力服务宏观大局。
一是积极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聚焦减税降费,包括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增值税留抵退税返还等。另外,要加快今年1.35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和使用进度,在推动在建基础设施项目上早见成效。
二是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保持适度的社会融资规模和流动性合理充裕,疏通货币信贷政策传导机制,落实好已出台的各项措施。引导金融机构将降准资金用于支持小微企业、市场化债转股等。
三是加快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出资到位。努力实现每年新增支持15万家(次)小微企业和1400亿元贷款目标。对拓展小微企业融资担保规模、降低费用取得明显成效的地方给予奖补。
四是坚决出清“僵尸企业”,减少无效资金占用。继续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机构及活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解读一:有宽松,没刺激
对于本次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业内的普遍看法是,积极的财政政策,或利好基建;货币宽松政策获得确认,或迎降准,后续流动性环境宽松可期。
在积极的财政政策方面,业内分析师认为,在减税降费之外,此轮的重要落脚点是基建投资上,但不会像以往那样依赖信托、PPP等表外影子银行,而是地方专项债和融资平台,强调的是加快年度定好的进度,而不是额外“放水”增加规模。
在货币政策方面,去年年底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对今年货币的政策要求是“稳健的货币政策要保持中性,管住货币供给总闸门……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更好为实体经济服务,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此次不再提保持中性,说明货币政策方向已经转变。
中信证券债券研究团队指出,回顾年初以来货币政策取向,松紧适度、流动性合理稳定等表述,事后验证了货币政策的边际转松,预计三季度有可能再次降准。
海通宏观的姜超团队更是认为,以往都是大水漫灌,但这次有宽松但没刺激。以前每一次央行都是大幅降息降准,比如2008年那一轮央行降息5次降准3次,2012年那一轮央行降息2次降准3次,2015年那一轮央行降息6次降准5次,但是这一轮到目前为止,央行定向降准3次,但是没有降息。降准说明货币有放水,但没降息说明没有漫灌,这一次有宽松但是没有刺激。
解读二:没有走地产“泡沫”老路,政策未见放松
今年以来,多项重大金融监管政策相继落地,受此影响,房企资金压力不断增加,融资难度不断加大,此次的财政货币的调整将对房地产行业释放什么样的信号?
姜超认为,以往每一次的宽松周期都会刺激房地产,毕竟地产投资是影响中国经济的*重要动力。但这一次的政策对地产只字未提,而*近关于地产的政策包括住建部称控制棚改货币化安置的比例,以及统计局称加快推进房地产税相关政策举措,这意味着不会走地产泡沫老路。
同时,下半年房地产调控政策效用仍在,三四线棚改货币化进程和占比都将下降。而随着非标融资陆续到期,房企外部融资环境也不容乐观。同时,今年以来,土地成交价款也出现大幅下滑,土地购置费后续增长乏力。资金约束叠加土地购置费增速回落,姜超预计下半年房地产投资增速大概率将出现下降。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也表示,随着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宽松化的导向后,接下来在产业政策、内需政策等方面预计也会出台新的宽松政策,此类政策形成组合拳,给当前经济结构转变提供支持,对于地产企业来说,肯定是一个利好消息。比如,房地产领域,包括租赁市场等方面的改革或也可以享受新的财政补贴和各类税收政策支持。又如,货币政策强调流动性宽松的概念,对于地产行业的资金面来说,可以比较果断地判断,*大的资金压力或开始过去。此外,对于相关融资平台的融资需求进行保障,对于一些转型城市运营的地产商也可以享受更优惠的贷款和金融支持。
但严跃进也强调,必须看到,部分基调没有变,包括去杠杆、控风险等,降准资金的投向也更加规范,所以地产企业和各市场参与者依然需要在合规的框架下进行操作。
招商证券宏观分析师张一平也认为,这次政策调整不代表将重新走上以往“财政刺激”的老路。推动有效投资的领域在于补短板、增后劲以及惠民生,房地产政策未见放松,政策受益主体是新动能、小微企业和居民部门,这与以往财政刺激有明显区别。
来源:券商中国、新华社、澎湃新闻、海通证券,中房网综合整理